中國現代散文精選

- 阿英《城隍廟的書市》
- 阿英《關窗哲學》
- 阿英《說隱逸》
- 阿英《吃茶文學論》
- 艾青《坪上散步》
- 艾青《憶白石老人》
- 艾思奇《月蝕》
- 艾思奇《國家將亡必有妖孽》
- 艾思奇《再談面子》
- 艾蕪《懷大金塔》
- 艾蕪《冬夜》
- 艾蕪《伙鋪》
- 巴人《哭》
- 巴人《爸爸,謝謝你來捧場》
- 巴人《大聲說出你的愛》
- 巴人《非甲即乙》
- 巴人《河豚子》
- 巴人《說筍之類》
- 卞之琳《長治馬路寬》
- 藏克家《老哥哥》
- 藏克家《野店》
- 藏克家《官》
- 藏克家《偉大與渺小》
- 曹靖華《憶當年,穿著細事且莫等閑看!》
- 曹聚仁《論復仇》
- 曹聚仁《談魏晉間文人生活》
- 曹聚仁《節操》
- 曹聚仁《從陶潛到蔡邕》
- 曹聚仁《我的讀書經驗》
- 曹藝《死所》
- 陳敬容《希望的花環》
- 陳敬容《火焰──燃燒和光榮》
- 陳望道《性美》
- 陳望道《批評的三昧》
- 陳西瀅《蔡先生的回憶》
- 陳西瀅《捏住鼻子說話》
- 陳西瀅《多數與少數》
- 陳子展《說“忍”》
- 陳子展《正面文章反看法》
- 川島《欠缺點綴的中國人》
- 川島《橋上》
- 川島《夜里的荒唐》
- 戴望舒《在一個邊境的站上》
- 戴望舒《巴黎的書攤》
- 丁西林《批評與罵人》
- 杜重遠《要面子不要臉》
- 杜重遠《明恥》
- 杜重遠《汕頭與潮州》
- 端木蕻良《記一二、九》
- 端木蕻良《土地的誓言》
- 端木蕻良《香山碧云寺漫記》
- 范長江《南京的歪風》
- 方令孺《瑯琊山游記》
- 方令孺《信》
- 方令孺《去看日本的紅葉》
- 方令孺《古城的呻吟》
- 方志敏《可愛的中國(節選)》
- 方志敏《清貧》
- 廢名《茶鋪》
- 廢名《知堂先生》
- 馮雪峰《善良的單純 》
- 馮雪峰《簡論市儈主義》
- 馮雪峰《殘酷與麻木》
- 鳳子《燈》
- 鳳子《燈花》
- 傅東華《杭江之秋》
- 傅東華《文字生活的新生》
- 關露《端午節》
- 關露《仲夏夜之夢》
- 關露《秋夜》
- 關露《一個可紀念的日子》
- 關露《海的夢》
- 何家槐《信徒·先知·救世主》
- 洪靈菲《歸家》
- 洪靈菲《在木筏上》
- 洪靈菲《路上》
- 胡風《存文》
- 胡風《亡國奴諸相》
- 胡風《“舉 一 個 例”》
- 胡風《天才》
- 胡秋原《為書復仇》
- 胡也頻《父親》
- 胡也頻《中秋節》
- 胡也頻《初戀的自白》
- 胡也頻《牧場上》
- 胡愈之《辛亥革命與我》
- 胡愈之《X市的狗》
- 賈植芳《黑夜頌》
- 蹇先艾《我與文學》
- 蹇先艾《茅店塾師》
- 金性堯《夜讀》
- 金性堯《踢走它》
- 金性堯《今與昔》
- 瞿秋白《鸚哥兒》
- 瞿秋白《小小一個問題》
- 瞿秋白《內外》
- 瞿秋白《“兒時”課外學習》
- 孔另境《談懷舊的情愫》
- 孔另境《雜感和預言》
- 孔另境《并非“文人相輕”》
- 孔羅蓀《喜劇世界》
- 孔羅蓀《“小雨點”》
- 李長之《大自然的禮贊》
- 李長之《孩子的禮贊》
- 黎烈文《罵》
- 黎烈文《怒》
- 李大釗《“今”》
- 李大釗《五峰游記》
- 李輝英《故鄉的山梨》
- 李霽野《三幅遺容》
- 李霽野《似曾相識的杜鵑花》
- 李健吾《希伯先生》
- 李健吾《懷王統照》
- 李健吾《拿波里漫游短札》
- 李健吾《雨中登泰山》
- 李金發《在玄武湖畔》
- 李金發《國難旅行》
- 李平心《從皮鞋大王拔佳的廣告談起》
- 李平心《孫傳芳被刺感言》
- 李蕤《柿園(上)》
- 李蕤《柿園(下)》
- 李叔同《我在西湖出家的經過》
- 麗尼《秋夜》
- 麗尼《黃昏之獻》
- 麗尼《鷹之歌》
- 梁思成《曲阜孔廟》
- 梁思成《關于北京城墻的存廢》
- 梁宗岱《談詩》
- 梁宗岱《論詩》
- 梁宗岱《新詩底十字路口》
- 廖沫沙《人間何世》
- 廖沫沙《廣告摘要》
- 廖沫沙《四六文的新生命》
- 林默涵《獅和龍》
- 林默涵《水和氣》
- 林默涵《尋根究底》
- 林默涵《看報有感》
- 林同濟《中飽與中國社會》
- 林同濟《力!》
- 凌叔華《登富士山》
- 劉白羽《同志》
- 劉白羽《漂河口雜記》
- 劉白羽《長江三日》
- 劉半農《餓》
- 劉半農《“作揖主義”》
- 劉半農《好聰明的北平商人》
- 劉滄浪《自由放談(九則)》
- 劉大白《龍山夢痕序》
- 劉大杰《成都的春天》
- 劉大杰《巴東三峽》
- 樓棲《演不完的好戲》
- 樓棲《讀明史·看現在》
- 樓棲《反芻》
- 樓適夷《雨》
- 樓適夷《城隍廟禮贊》
- 盧冀野《冶城話舊(節選)》
- 魯彥《故鄉的楊梅》
- 魯彥《雪》
- 魯彥《雪》
- 陸蠡《囚綠記》
- 陸蠡《溪》
- 陸蠡《竹刀》
- 陸蠡《秋》
- 陸蠡《廟宿》
- 陸蠡《嫁衣》
- 陸蠡《燈》
- 陸蠡《網》
- 陸蠡《讖》
- 陸蠡《苦吟》
- 羅家倫——蔣夢麟先生《西潮》序
- 羅家倫《從墨跡中體認到的黃克強先生》
- 羅家倫《書詒天下才 我為蒼生哭》
- 羅家倫——看完《白石老人自述》后的感想
- 羅家倫《現代學人丁在君先生的一角》
- 羅念生《芙蓉城》
- 羅念生《龍燈》
- 羅淑《轎夫》
- 羅淑《弄堂里的叫賣聲》
- 馬國亮《肉與皮鞭》
- 馬國亮《不準哭!》
- 馬國亮《咖啡》
- 馬相伯《雜談》
- 馬相伯《中國人的心理》
- 孟超《雞鴨二題》
- 孟超《孫行者的際遇》
- 繆崇群《守歲燭》
- 繆崇群《野村君》
- 繆崇群《鳳子進城》
- 繆崇群《嬰》
- 繆崇群《廢墟上》
- 繆崇群《北南西東》
- 繆崇群《北南西東》
- 繆崇群《綴》
- 繆崇群《燈》
- 繆崇群《一覺》
- 繆崇群《流民》
- 繆崇群《紫薇》
- 穆木天《秋日風景畫》
- 穆時英《蓮花落》
- 穆時英《舊宅》
- 穆時英《煙》
- 穆時英《夜》
- 穆時英《公墓》
- 倪貽德《立方主義》
- 歐陽山《何必多問》
- 歐陽山《論蜣螂》
- 錢穆《論“氣運”》
- 錢玄同《隨感錄(二九)》
- 錢玄同《隨感錄(五一)》
- 秦似《城與年》
- 秦似《《立此存照》以后》
- 秦似《兩年小志》
- 秦似《人語與鬼話》
- 秦似《清客們的妙論》
- 薩空了《談風月》
- 邵力子《喚不醒的官迷》
- 邵力子《聰明話》
- 邵飄萍《四大金剛》
- 邵飄萍《北京的街道及公眾衛生》
- 邵荃麟《“灰色人”》
- 邵荃麟《談“洋酸氣”》
- 師陀《谷之夜》
- 師陀《勞生之舟 (外—則)》
- 師陀《夜間》
- 石西民《論愛國》
- 石西民《說“左涂右抹”“東擺西冶”》
- 宋云彬《奴隸篇》
- 宋云彬《雜談》
- 蔡元培《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》
- 蔡元培《洪水與猛獸》
- 孫伏園《吃粽子》
- 孫伏園《紹興東西》
- 陶晶孫《記創造社》
- 陶晶孫《空白時代》
- 陶晶孫《花》
- 陶晶孫《冬》
- 陶晶孫《老作家和死》
- 田漢《月光》
- 田漢《杏姑娘》
- 田仲濟《奴才的殘暴》
- 田仲濟《鹽之故鄉巡禮》
- 田仲濟《流行病》
- 王季思《兩截人》
- 王季思《談狐》
- 王實味《野百合花》
- 王實味《楊五奶奶》
- 王統照《“血梯”》
- 王統照《青紗帳 》
- 王統照《夜行》
- 王統照《古剎》
- 王統照《蘆溝曉月》
- 王西彥《十月十九日長沙》
- 王西彥《牛》
- 韋素園《春雨》
- 魏金枝《留下鎮上的黃昏》
- 吳晗《論說謊政治》
- 吳晗《人和鬼》
- 吳組緗《黃梅時節》
- 吳組緗《“吃風景”》
- 吳組緗《雁冰先生印象記》
- 蕭軍《我研究著》
- 蕭軍《雜文還廢不得說》
- 蕭乾《流民圖》
- 蕭乾《血紅的九月》
- 蕭乾《矛盾交響曲》
- 蕭乾《銀風箏下的倫敦》
- 徐遲《回首可憐歌舞地》
- 徐遲《黃山記》
- 徐懋庸《羊和貓》
- 徐懋庸《神奇的四川》
- 徐懋庸《巴金到臺州》
- 徐蔚南《快閣的紫藤花》
- 徐蔚南《山陰道上》
- 許杰《種西瓜玩兒》
- 許杰《榴蓮》
- 許杰《黑市與光明》
- 張奚若《閑話》
- 章克標《不要自由》
- 章克標《退一步哲學》
- 章衣萍《“不行”》
- 章衣萍《廟雜記》
- 趙景深《西溪》
- 趙景深《豐子愷》
- 趙景深《熊佛西》
- 趙清閣《白鷺洲釣魚》
- 鄭伯奇《冬》
- 宗白華《中國園林建筑之美》
- 包天笑《滄州道上》
- 包天笑《紅領帶》
- 杜宣《不敢求甚解》
- 華嘉《愚人節的“幽默喜劇”》
- 陶亢德《教育前途之展望》
- 陶亢德《美人計》
- 田家英《從侯方域說起》